这本书出版于六月份,花了些时间看了大半。笔记中掺杂了一些个人的总结和看法,一般会放在原文内容归纳的后面。
为何要构建外脑
We spend hours every day interacting with social media updates that will be forgotten in minutes. We bookmark articles to read later, but rarely find the time to revisit them again
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但并未带来显著的学习效率提升,因为人类的大脑🧠结构和几万年之前没有区别,只能处理有限的信息,而且很快就会遗忘。人类的精力和专注力也是有限的,每天获取信息的容量已经严重过载,大量的无效信息反而会消耗人的专注力和精力导致效率降低。
如果你每天不断被各种事情打断,不断在多个任务之间切换,花费过多时间去整理检索信息,可能会有下面的体验:
- 为了实现自我成长或达成某个目标,你会为自己设定一些耗时长且有难度的任务事项,这些任务往往不与当下的工作或职责直接关联,但对你个人来说比重复的日常工作更有意义。
- 过多的临时任务和琐碎事务使你不得不调整优先级,将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任务不断延后。
- 等到你终于有时间处理自己的任务,会发现此时已经没有足够的专注力和精力。
作者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建立外脑,在人脑外部建立数字空间集中存放、处理输入的信息。其本质是建立一种有效应对过载信息的手段,使得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真正重要的信息并进行有效产出。外脑的作用不仅仅只是知识管理,还兼有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等自我管理功能。
外脑带来的好处
- 使得想法和理念具象化,大脑更擅长处理具象而不是抽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曾经需要借助物理模型来构建抽象理论,具象化能够增强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
- 发现已有事物间的新关联。将不同种类的材料组织在一起,我们会自然地去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关联,并发散式地去建立新的关联。
- 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积累孵化我们的想法。大脑在短时间内只能基于已有材料生产有限的信息,借助外脑可以在一个想法或主题之上不断积累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有可能产生更高价值的结果。
- 强化我们的独特视角。
个人知识管理的三个阶段
- 记录
- 连接
- 创造
CODE 四步骤方法
构建外脑的主要方法就是多记笔记,作者在此基础上扩展了一套 CODE 四步骤作为方法论。
Capture
什么是可以记录的信息?
来自外部:Highlights,Quotes,Bookmarks and favorites,Voice memos,Meeting notes,Images,Takeaways
来自内部:Stories,Insights,Memories,Reflections,Musings
什么信息不适合记录?
- 私人的
- 特定格式的
- 大文件
- 协作编辑的
记录哪些信息?
如何确定哪些信息需要记录下来,核心在于不要被动和随意地去接收信息,而是建立自己的关注领域,在关注领域内提出最多 12 个待解决的问题或疑惑,然后主动寻找或检查被动接收的信息,是否有助于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对于开发者来讲,则是建立一个有限的技术问题列表,在一个时间段尽量只关注和记录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关的信息。比方说我个人近期(至少一年内)关注以下问题:
- golang 的调度器如何工作,内存模型以及垃圾回收机制是怎样的
- 如何熟练掌握 client-go,controller-runtime 等 k8s 库的使用方法
- 容器网络的工作机制
- linux 网络的内核实现,如何快速定位网络问题和排除故障
- 数据包在 cilium 和 ebpf 构建的容器网络中是如何流动的
- k8s 的调度器如何工作的,如何自定义调度策略
- postgresql 的备份恢复机制,主从同步机制
- linux 文件系统的内核实现,如何监控磁盘io
- 分布式领域需要关注的技术问题与解决方案,raft 共识算法的原理和实现
- 如何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终端和 vim 相关的技巧
- 如何提升自己的技术写作水平和效率,扩大自己的技术影响力
- 如何提高自己的 leetcode 水平
如何避免记录太多或太少信息?
信息内容中的价值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小部分内容蕴含了最具帮助和有趣的价值(这里也许可以套二八法则?),因此我们只需要从输入的信息中选取一小部分记录下来(最多不要超过10%,保留回到原文的链接)。
选取的条件:
- 在情感上有鼓舞、驱动作用
- 有实际作用的
- 个人化的
- 能改变现有认知,令人惊讶的
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判断条件:Capture What Resonates。记录在直觉上能够引起你共鸣的信息。
为什么靠直觉?我们不应该依赖死板的标准判断信息是否值得记录,而应该练习使用直觉去辨别,这样一是降低了辨别信息的难度和工作量,二是发展了自己快速识别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it’s often helpful to capture chapter titles, headings, and bullet-point lists, since they add structure to your notes and represent distillation already performed by the author on your behalf.”
记录时尽量保留原文的多级标题和列表等已有的组织结构。
选择合适的记录工具
“don’t leave all the knowledge they contain scattered across dozens of places you’ll never think to look. Make sure your best findings get routed back to your notes app where you can put them all together and act on them.”
任何趁手的记录工具都可以,只要能将其收集的信息汇总到一处。
外部化思维过程
研究者发现,与阅读一段话相比,口述或写出同一段话时大脑的活跃区域更广。
外部化思维过程能够显著增强我们的记忆和关联发散能力,甚至有益身心健康。
“Don’t worry about whether you’re capturing “correctly.” There’s no right way to do this, and therefore, no wrong way.”
Organize
整理信息的重要性
“大教堂效应”(Cathedral Effect)描述了建筑屋顶的高度对人类思考行为的心理学影响。高屋顶促进抽象思维(激发创造力),低屋顶促进具象思维(聚焦细节)。
外脑作为我们工作和创作的数字环境,也需要得到良好的整理和组织。
组织信息的最大诱惑是完美主义,将组织过程本身视为目的。许多人希望能找到一套像图书馆分类书籍一样完美的分类方法对信息进行整理,然而这种完美的方法是不存在的。
PARA 系统
PARA 系统和传统分类方法的区别在于,其目的不是为了设计一套大而全的分类系统将信息放到正确的位置,而是尽量减少组织信息的负担同时不影响信息的功用。
PARA 系统将所有的信息分为四类:
- Projects:围绕当前正在进行的,短期的工作或生活项目,有明确的起止时间或产出结果。设定 Projects 也是一项设定目标、分配时间和优先级的计划过程。
- Areas:长期关注或从事的领域。不需要很具体的目标,但应该设定预期到达的掌握程度或技能水平。
- Resources:在未来可能用得上的主题。与个人的兴趣、研究有关,并且在未来能够被引用或参考。
- Archives:以上三个分类中不在活跃的项目。已完成的 projects 或者不再关注的 areas 等。
PARA 的核心思想是按笔记被使用的紧急程度和频率进行组织,它的依据不是信息从哪里来,而是信息将到哪里去。
知识是否有价值的判断条件不是它是否井井有条整洁有序,而是它能否对个人或个人关注的目标产生影响。使用 PARA 系统的过程不仅仅只是对记录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更是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进行组织和管理。
看完这章,发现自己基本上已经在 Notion 中使用这套所谓的「系统」了,于是在 Dashboard 页面中重新整理归类了原有的页面(套了个 PARA 的标题):
- Projects:每周的任务安排,Todo Inbox,个人OKR,博客写作看板和阅读清单,以及工作中用到的日志等时效性内容。
- Areas:基本上就是技术 wiki 了。
- Resources:纯粹用来整理通过 Save to Notion 收藏的页面。
- Archives:对 Projects 里面往周往年的项目进行归档。
整理的时机
记录信息的时刻并不是对其整理的最佳时刻,可以尝试在笔记中建立一个 Inbox 分类存放所有的未处理信息,并定期比如每周对其进行整理。
Distill
看到这里,感觉作者有点为了写书而写书了。
这一章讲的是,如何提取信息中的关键点,使得记录和组织信息一段时间之后能够快速找到并投入使用,即增强信息的可发现性(Discoverability)。
没有人能够过目不忘,在第一次阅读一篇文章时,我们会深入其中的细节;但过段时间想用到这篇文章时,你可能需要再从头到尾阅读一遍,才能从中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那部分信息。
解决方法是在记录和组织之后增加一个提取环节,在提取环节中,提前设想哪些部分的信息会在未来对自己有帮助,并标记出来。
渐进式概要
作者在书中花了十几页介绍了一套名为「渐进式概要」的分层提取方法,其实几句话就能讲清楚:
- 第一个层级,是直接摘取原文中的关键段落,并保留原文链接。
- 在上一层基础上,对关键信息加粗。
- 高亮更关键的信息。
- 用自己的话总结关键点。
需要避免的三个误区
- 每一节都是重点,就等于没有重点。重点只是起到原文索引的作用,不要超过上一层内容的 10-20%。
- 在准备用到信息的时候再去做提取。即根据哪些信息在未来最有可能用到,来辨别信息中的关键点。
- 不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来提取信息,运用你的直觉。
这章讲的其实就是在保存信息后,如何对信息进行简单处理,使得在需要时能够快速找到信息。
解决这种问题还有比数据库更在行的吗?作者介绍的方法其实就是为信息建立索引,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会为最常用到的数据列建立索引。一层索引不够就再加一层 redis 作为缓存,缓存还不够就把最常用的数据 hardcode 在代码中作为常量……
Express
这章的大部分内容已经是在充字数了。
CODE 的最后阶段是 Express 即表达,是指不应该彻底掌握了一项知识再对外分享,而是应该更早、更频繁、更小规模地表达你的想法,以验证是否有效,并从他人那里收集反馈。这些反馈有助于开始下一轮的表达。
具体来说应该将一个有挑战性的大的计划,分解成难度更小需要资源更少的子目标。作者又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 Intermediate Packet (IP?),即完成目标过程中所记录的信息或者中间产物,这些对实现新的目标会很有用。
可能是我英语水平不到位,这章的大部分段落读起来云里雾里,干脆尝试根据标题归纳下每节内容:
-
How to Protect Your Most Precious Resource。
注意力是知识工作者最稀缺的资源,因为注意力很宝贵,所以应该尽量复用知识工作的中间产物。(主题、内容以及最后得出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很牵强)
-
Intermediate Packets: The Power of Thinking Small。
引入了 Intermediate Packet 这个概念,意思就是完成大的项目或目标过程中所产生的笔记、文档、PPT 等中间产物。
-
Assembling Building Blocks: The Secret to Frictionless Output。
这段的大概是讲复用上面的中间产物组合起来就能实现快速产出新的成果。
-
How to Resurface and Reuse Your Past Work。
大意是讲通过搜索、浏览、打标签和碰运气等方式更好地从已完成的工作中,发掘对当前目标有用的信息。
-
Three Stages of Expressing: What Does It Look Like to Show Our Work?
重新回顾知识管理的三个阶段:记忆、连接和创作。有了外脑实现这三者更轻松和高效了。
-
Creativity Is Inherently Collaborative。
创造力本质上是协作的,所以要经常向他人展示阶段性的成果寻求反馈。
-
Everything Is a Remix。
任何新事物都建立在已有事物的基础上。
这章感觉作者在写长篇大论且正确的废话了,每一句话都写的很对,但看完只能体会到时间白白流逝。洋洋洒洒几十页并没有提出什么实际的观点和方法,一直在强调通过外脑保留知识创作的中间产物,能够加速新项目的成功。但其实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外脑就天然如此。
根据输入-内化-输出这样一个笼统的学习流程,个人理解最后一个阶段是要将知识尽量地学以致用,「用」的方式可以是在工作或个人项目中实践,通过写作或其他媒介教授给他人,以及直接参与有关该知识的讨论,总之要将吸收归纳的知识表达到外部环境获得反馈。
后续章节
后面的章节从标题来看十分抽象,没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了。
- Chapter 8:The Art of Creative Execution
- Chapter 9:The Essential Habits of Digital Organizers
- Chapter 10:The Path of Self-Expression
书评
不足之处
- 书中每一章都会以名人轶事作为开头,来佐证本节所抛出的方案或论点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但逻辑十分牵强,个人建议直接跳过这部分。
- 后半部分的章节有充字数的嫌疑,充斥着对外脑概念的刻意强化和转化为效益的承诺,实际上言之无物。小节之间缺乏逻辑连贯性,从名称来看很多章节都是独立的,更像是博客文章的堆砌组合。
- 这类自我成长书籍的共性:为解决某一问题,作者会尝试创造一套适合所有读者的体系或方法,但当你发现这些方法不适合自己,或者已经在实践类似的或更有效的方法时,就会失去继续读下去的动力。
这本书值得一读吗
说说我的个人体验,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期待很高,因为检视目录时发现作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方法论,之前也被推荐过作者的 Youtube 频道和个人网站。但读到一半发现如食鸡肋:想就此放弃,但已经花了时间读了一半多了;继续读下去,后面的章节注水严重,也嚼不出什么味来。最后实在不想浪费时间半途而废了。
书中有用的内容还是有的,作者提倡的多记笔记以及提炼的 CODE 四步骤和 PARA 系统都有可取之处。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强化了知识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推动了自己对现有知识管理系统的思考和优化。
如果你平时已经在实践终身学习理念,对 Notion,Obsidian,Logseq,Roam Research 等笔记应用如数家珍,有使用 Pocket、InstaPaper 以及 RSS 阅读器的习惯,对双向链接、滑箱卡片笔记、卢曼等名词都不陌生(尤其是少数派网站读者),这本书里对你有用的信息掐掉水分顶多只有一篇博客,我不建议你浪费时间去读英文原文。
如果你不满足上述条件,但想提升自己基于数字媒体的学习能力,我推荐你看看本书的前两部分。